DSC07404.JPG

在印象裡,我只記得台北的龍山寺,當好友介紹它時,我訝異了!

原來台灣共有五座龍山寺,分別為:三百餘年歷史的鹿港龍山寺、台北萬華龍山寺、鳳山龍山寺;

一百五十年的台南龍山寺和淡水龍山寺

當時是路過鹿港龍山寺,沒有很多時間可以深入認識,卻對古跡充滿懷舊之情

也打從心底告訴自己,要再找時間仔細瀏覽

 

借用鹿港龍山寺平面示意圖如下:

cont4_1_001.jpg

面寬約34公尺餘,進深約157公尺,佔地約1,600

 

下圖是示意圖的(1)山門,即入口

DSC07418.JPG

 

這尊很像十八羅漢裡的伏虎尊者

DSC07401.JPG

 

龍山寺的前殿因為開有五扇門,故稱為「五門殿」

DSC07398.JPG

五門殿的建築格局為五開間,再加上兩側龍虎翼廊,實為七開間的立面

很可惜,當時我是用小傻,所以拍不出五門殿的全貌,只拍了三門

五門殿前有一座「御路」,御路為寺廟神聖空間的象徵,在民間信仰中,一般認為寺廟中的御路,為神明(轎)進出的通道,禁止民眾由此處進入寺廟,而需從兩旁的台階拾級而上,從上圖照片,可以看見中央擺了很多盆栽,也就是要避免不知情的信徒從中門而入。我以前也不知,後來才漸漸了解,進出廟宇的規矩。

 

DSC07414.JPG

上圖殿前,非常有名的五門殿龍柱

這對龍柱造型為龍邊龍身由上往下隨雲臨降,虎邊龍身由下向上翻騰,《易經》的概念中,乾為天、為陽、為上、為父,坤為地、為陰、為下、為母,這種一上一下的龍柱造型,稱為「乾坤交泰」,象徵「天地之氣交和,萬物生生不息」之意。台灣現僅有兩對此種造形的古石雕龍柱,另一對在屏東內埔天后宮的前殿。

我沒有靠近細拍,日後再來詳觀!

各位冰友如去訪,各殿前的龍柱一定要拍仔細,都是上百年的歷史!

 

吊筒

DSC07416.JPG

五門殿前簷下方有一排吊筒,雕刻有各式各樣的花籃造型,其上裝飾有古錢或蓮花,吊筒的正面並裝飾有飛天、鳳凰及三腳蟾蜍等木雕,造型優雅樸實,吊筒後方的斗栱則採碗型的斗及關刀型的栱,為泉州溪底匠派所擅長的做法。樑架上的獅座及枋木的雕刻樸拙,為泉州匠師的作品。

屋頂泥塑品

DSC07417.JPG

龍山寺五門殿屋頂垂脊的末端有八仙人物及仙女、童子騎鶴的泥塑作品,形態栩栩如生,兩旁起翹的燕尾脊雖無任何裝飾,但簡單的線條顯得格外莊嚴。

夔龍窗木雕

DSC07404.JPG

夔龍窗木雕,其圖案源自於《易經》〈繫辭傳〉:「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兩儀代表陰儀與陽儀,四象為四方之象,即春夏秋冬,木雕的圖案中分別以兩隻鯉魚及四隻夔龍來表達,又象徵「鯉魚躍龍門」,有祈求「登科取士,金榜高中」之意。

進五門殿後,是戲台和藻井,這一群人圍坐的地方就是戲台

DSC07403.JPG

根據官網內的記載,民國五十年代重修龍山寺,由於戲台的棚架年久失修,毀損嚴重,當時大木匠師施水龍及其子施肇豐依寺方要求,將之全數拆除,僅存「入相、出將」木雕,目前由寺方收藏保管。戲台的建築木柱林立,兩旁角柱亦為組柱的排列方式,與山門有異曲同工之妙。(由上圖可見)

戲台木柱下方的柱珠有方形及「覆蓮式」造型

DSC07412.JPG

 

DSC07399.JPG

上圖是全台唯一獨有「覆蓮式」的喔!

 

現在戲台不再是唱戲使用了,大家累了,可以在此休憩仰望「藻井」

DSC07406.JPG

戲台上方的藻井,為全台首屈一指的作品,道光十一年(一八三一)重修時所興建,是台灣保存年代最早的作品。華麗的藻井被視為皇帝至貴的一種象徵,僅限於宮殿及寺廟主體建築中使用。而在《風俗通》記載:「今殿作天井,井者,東井之象也,藻水中之物也,皆取以壓火災也」,由此可知藻井除了裝飾外,亦有避火災之意。「藻井」,台灣的匠師稱為「蜘蛛結網」。(請參考底下的官網網址,有更詳盡的說明)

彰化縣尊貴老樹

DSC07402.JPG

 

DSC07408.JPG

220歲的榕樹了,炎炎夏日的樹蔭底下,一定涼快極了

 

地磚六角形,六六大順

DSC07409.JPG 

 

很喜歡這樣的建築格局與雕刻,由於年代久遠,維修後的彩繪,有時候會讓我覺的不太搭

DSC07410.JPG

鹿港龍山寺是台灣民間藝術的殿堂,真的是讓我驚鴻一瞥!

資料來源:龍山寺官網http://www.lungshan-temple.org.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鐵蓮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