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客羅_211219_7.jpg

多年前就非常嚮往要走一趟「霞喀羅國家步道」,這一天,終於等到了!好友在2個月前就幫我登記參加「二姊歡樂團」,登山人數從40幾位到出發前一星期已突破60人的登山團,動用了8台九人座休旅車。

12月18日凌晨3點,手機響了,好友叮嚀我趕快起床,準備4點整到竹東河濱公園的親水公園集合。有一種慾望叫擁有,為了實現及擁有步道行的美夢,再苦的3點......呵呵,我真的克服賴床的壞習慣而爬起來了。(給自己拍拍手!)

破曉時分,8輛九人座休旅車,浩浩蕩蕩出發,帶我們踏上位於新竹縣五峰鄉的清泉與尖石鄉的秀巒之間的「霞喀羅國家步道」。霞喀羅國家步道從石鹿登山口到養老登山口,約22~23公里,可以從A點進A點出,或者A點進B點出。我們這一大隊是由石鹿登山口進,養老登山口出。全程步行時間約7小時。

霞客羅_211219_107.jpg

 

霞喀羅國家步道是早期當地部落對外交通要道,是一處具歷史與美景的夢幻級古道,沿線可看見日治時期,日人為討伐尖石、五峰一帶部落修築之駐在所、電線杆、碉堡、紀念碑、土牆及砲台遺址,步行其間,在解說牌的介紹之下,讓我了解這條古道背後的許多故事。

霞客羅_211219_46.jpg

 

日據時代的駐在所,共有10。現僅保留田村台、楢山、朝日、白石、武神、馬鞍、栗園等遺址。這是古道上我們第一個遇見的田村台駐在所(1.3K處)。

IMG20211218064006.jpg

 

田村台駐在所,設置於大正11年(1922年),為日治時期控制泰雅族人的戰略要地,更是鹿場連嶺警備道的樞紐,當時設有酒保,供應道上軍警所有糧食等物資,駐在所西側小山丘設有四門大砲,附近霞喀羅群四社都在砲火射程範圍內。當年的基址面積達1800坪,如今則是周遭柳杉林立,大部份的基址已隱沒於荒堙漫草。

IMG20211218064036.jpg

 

「霞道楓情」,步道有多處極佳的賞楓點,入秋時可見滿山火紅的楓樹林,是知名的賞楓景點。

IMG20211218070647.jpg

 

IMG20211218070131.jpg

 

霞客羅_211219_15.jpg

 

剛起步的我們,期望可見解說牌上的火紅楓樹林,不過,低頭就見小楓樹在石頭縫隙中探頭,希望百年後,你也是一棵燦爛的楓樹。

IMG20211218072417.jpg

 

好友說,古道就只有一小段陡上,就是這裡的攀爬嗎?

霞客羅_211219_83.jpg

 

有些崩落的路段,也要小心。

霞客羅_211219_80.jpg

 

高繞上稜線後,約在2.7K處,觀景極佳的視線,雲海縱情於高山。

IMG20211218072837.jpg

 

繼續前往楢山駐在所,沿途楓紅落葉如同燦爛地毯。

霞客羅_211219_106.jpg

 

楢山(青山)駐在所(6.6K處),設於大正11年(1922年),因此地盛產椎茸,故地名為「椎山」,卻誤植為「楢山」。 日本人曾在此地增設醫療所,是警備道上的重要據點之一。現在雖已看不到建物,但周邊人造杉木林立,少許的屋舍牆垣遺址,令人感慨時光的流逝。

IMG20211218085026.jpg

 

楓紅地毯外的另一色。

IMG20211218084927.jpg

 

深山裡,慢步而行,總會有驚喜的發現。雖然我們都不知這紫色的小果子以及綠的發亮的靈芝還是香菇,生活不就是這樣,不要錯過身旁美好又細小的事物。

cats-20211218-01.jpg

 

古道裡,天然林立各式樹木,並不像武陵農場、福壽山等知名景點的一大片楓樹林。這裡,必需仰望天際,找出點綴其間的楓紅。

IMG20211218085540.jpg

 

霞客羅_211219_14.jpg

 

秋颯~

霞客羅_211219_68.jpg

 

崩塌之處,小心行走。

IMG20211218090959.jpg

 

繼馬胎古道後,我遇見的第二個單索吊橋,就在這條古道上。

IMG20211218094711.jpg

 

霞客羅_211219_64.jpg

 

每一K的里程,都在我心中留下深刻記憶。

IMG20211218100754.jpg

 

朝日駐在所過後,霞喀羅吊橋。被風災毀損的吊橋已修復後的面貌,讓登山客無慮。

霞客羅_211219_20.jpg

 

IMG20211218101647.jpg

 

秋風颯然,黃金楓也不遑多讓,渲染天際,迎風搖擺。

IMG20211218102806.jpg

 

霞客羅_211219_10.jpg

 

踩在黃金的地毯上,緩緩而行,消遙自在。

IMG20211218102912.jpg

 

白石駐在所(11.8K處),舊稱「薩克亞金駐在所」,薩克亞金(Sakayachin)是泰雅族語,意指「可用做磨利刀峰的亮白石頭」。此地在1917與1920年曾發生過兩次泰雅族人與日警的嚴重衝突,即史上的「霞喀羅事件」,事後日人開通警備道,並視為重要戰略要道,故於1922年設置薩克亞金駐在所。

IMG20211218110535.jpg

 

駐在所除辦公廳與宿舍外,在東側小丘設有砲台、西側設有瞭望台。國民政府遷台後,於1947年改稱「白石派出所」,並於1969年改建成今日的模規。直至1989年最後一批駐警離開,才正式終結這條步道的警備色彩。

霞客羅_211219_53.jpg

 

最近報導鬧的沸沸洋洋的露營帳。

霞客羅_211219_58.jpg

 

海拔1,900公尺高的白石駐在所,氣溫很低,從石鹿登山口到此,走了4小時,餓了飯糰都吃光,享用水果中。

霞客羅_211219_5.jpg

 

有些登山團,從A點進,A點出,大部份就是以白石駐在所為目的地而折返。我們休息用過午餐後,繼續往養老步道入口,也是我們此行B點的出口。

IMG20211218110612.jpg

 

一連串之字型陡坡。

霞客羅_211219_47.jpg

 

IMG20211218122441.jpg

 

古道的陡坡和高繞,雖然有一些挑戰外,其實一路順順的、悠閒地,挺舒服的。

霞客羅_211219_4.jpg

 

霞客羅_211219_88.jpg

 

白石吊橋建於日本大正十年(1921),將近百年歷史,

霞客羅_211219_45.jpg

 

橋長145公尺,落差90公尺, 一次只能通行15人,走起來特別搖愰,嚇的前面的女孩一直尖叫。

霞客羅_211219_0.jpg

 

霞客羅_211219_1.jpg

 

白石吊橋和底下的下薩克亞金溪(泰雅語之譯音),漢名白石溪,真的很高距離,若往下看,有懼高症的朋友,真的會害怕。再加上吊橋搖愰時,真的會令人忐忑不安,但目光所及盡是溪谷秀麗景緻,以及兩岸蒼翠的山巒,令人目不暇給、美不勝收。每當楓紅季節,河岸整片夢幻又浪漫的紅、橘、黃景色,令人陶醉。

IMG20211218123959.jpg

 

白石溪源起於中霸尖山,為大漢溪上游,水量大、水質清澈見底,向北流至秀巒,與大漢溪的最遠源流塔克金溪(泰岡溪)會合,成為大漢溪的直接源流馬里闊丸溪(玉峰溪)。

IMG20211218124001.jpg

 

回首遠望白石吊橋在山谷間,原來我們已走過一山又一山。

IMG20211218131129.jpg

 

看到這片竹林,馬鞍駐在所快到了。左邊的美女就是我們這團的領隊:二姊。

霞客羅_211219_8.jpg

 

美麗的竹林,駐足觀賞。

霞客羅_211219_28.jpg

 

霞客羅_211219_21.jpg

 

古道裡「三楓五槭」,不單只有楓紅,掌狀葉三裂的楓樹與五裂的槭樹,黃紅交錯其間,也是不可錯過。

霞客羅_211219_18.jpg

 

霞客羅_211219_12.jpg

 

我們來的時間慢了,古道上的楓紅只能遠觀。

霞客羅_211219_41.jpg

 

霞客羅_211219_24.jpg

 

霞客羅_211219_25.jpg

 

令所有登山客停留,一定要拍的樹王。

霞客羅_211219_35.jpg

 

我們這一大團!

霞客羅_211219_7.jpg

 

已接近養老登山口,終於要完成22.5K步行的壯舉。

IMG20211218134122.jpg

 

重要里程,養老登山口,終於一償多年夙願,完成美麗的霞喀羅古道行。22.5公里,步行8小時,沒有體力的人真的不要挑戰。

霞客羅_211219_22.jpg

霞喀羅步道總長22.5公里,以位於步道的白石駐在所為中繼點,不論由石鹿登山口或養老登山口起步,如未能於中午12點前抵達白石駐在所,最好原路折返,因為二端路段均有崩塌及高繞地形,天黑之後通過,恐有安全疑慮,而且通往步道登山口之連外道路狹窄,天黑後開車亦將增加行車危險。很開心有機會參加二姊歡樂團,從車輛的安排及餐點的準備,用心良苦,更何況一行60幾人的登山團,前後聯繫事項就很辛苦,大家平安即是福。

古道行程中,撿回的「山玫瑰」,其實應是松果,見它不同於其他松果,遂帶回收藏,為古道行留下一份回憶。

IMG20211219113251.jpg

arrow
arrow

    鐵蓮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