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次帶媽咪去峨眉湖看彌勒大佛後,我也應允在次週週末,天氣好時,要陪她去新埔看柿餅
媽咪等了二週,終於今天風和日麗,是出遊的好天氣
我跟她說下午一點我會回家,帶她出門去新埔走走
這次二姊和外甥女同行,聽說時間未到,她衣服都換好在家中等我去接她了~
從芎林往新埔的115縣道,是媽咪年輕時,跟我的阿婆為了做生意而常走的路
用【走】的哦!不是坐公車喲~
單程就有15~20公里,來回就有30~40公里,用走的,需要花整天的時間來回
我會選去看柿子節的意義不大,實在是想讓媽咪回味這一路上的風景是否有變化
她一路娓娓說著這條路上有那些小店;還說,天黑時會有強盜搶錢,她都要將錢藏好
也許…因為媽和祖母,年輕時都吃了苦,走的路也多
所以婆媳二人比一般同齡的老人家,健康狀況良好(我的祖母也是高齡88仙逝)
雖然媽咪90高齡以上,除了動作稍緩慢些,身體還算硬朗
我因為開車中,沒法拍這縣道上的風景,就直接到新埔味衛佳柿餅囉~
四合院的熱鬧情景
就是這一簍簍的柿子將大家吸引而來
我們第一個拜訪的是味衛佳柿餅
我也爬高,居高臨下的拍說~
媽咪還擔心我爬太高,我說還好啦(自認為還身手矯捷…呵呵)
接下來到金漢柿餅
他們將柿餅的形成經過用玻璃櫃擺飾,由右至左,讓民眾了解新鮮柿子到柿餅的過程
一樣的,我也到二樓往下拍柿餅的壯觀模樣,個個飽滿果大
其實,如果日晒、新竹風與九降風不夠晒乾和風乾柿子,仍會需要用火烘乾
這些是種在園子內供觀賞用的柿子,讓大家可以近距離觀察柿子樹及果子
在金漢柿餅的園子內,蓮花依然綻開
洗手區的水龍頭和柿子外形的水槽
好玩的是水龍頭是蝸牛
媽咪、姊和我都嚐了不同的柿餅,不過,吃起來的口味,不若我多年前的記憶,味道淡了~
我說的味道淡了,是鄰居和人情味淡了...
以前我常去新埔買柿餅,跟老板們哈啦!品嚐不同階段的柿餅和喝柿葉茶
這幾年,每個鄉鎮都努力地推文創或在地景點,觀光的味道太濃,不習慣了...哈哈
不管怎麼說,在三合院院子的金黃色柿子,真的很迷人
如果週遭的設施、道路及動線,能更有規劃性及人性化,相信可以為觀光客帶來更多不同的回憶
2013.11.09 日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