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西半日遊:參觀台灣紅茶公司=>街上亂踩(踩到古蹟)=>牛欄河親水公園=>阿婆麵用午餐。這是我們原訂計劃,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台灣紅茶公司在整修中,所以改為在親水公園後,再去景泰觀光茶廠。這一篇也只能著磨於(1)街上亂踩(踩到古蹟),和(2)牛欄河親水公園囉!
我們早上9點開車到關西街上,車停在關西國小的路旁,您曾見過這麼美的停車場視野嗎?
隔著圍牆,小學內的大樹,吸引了我的目光
查了一下資料,得知:老樟樹位於關西國小校門口旁,樹齡約200年,陪伴著百年歷史的關西國小,歷屆師生成長,凡是從關西國小畢爺的校有,無不懷念此大樹公公,外形樹冠俊美如一把傘。因位在市區,拜訪老樹公公非常方便。
沿著關西鎮中山路往牛欄河而行,好友嚷著要我快看這【樹德診所】
原來這樹德診所將近百年了,它於1936年由建築師宋進松氏設計建成,為日、洋混合式二層建築,是關西地區第一棟鋼筋水泥建築物,也是早期關西鎮之地標。醫院整體牆壁為乳黃色洗石子壁面,做工精細,屋頂為灰色日本瓦造,正面有八角窗與圓柱,簡潔且具有時代風格。另人驚訝的是,這診所持續至今,都在運轉看診,顯示私人的維護還是比公家的好。
樹德診所:http://www.hchcc.gov.tw/ch/06culture/cul_02_main.asp?bull_id=4137
此時,不經意看到一個小巷子,路標是【木匠街、文人巷】
好奇的延著小巷而行,沒有太多的驚喜,唯一勾起我回憶的是下圖左上角的黃土牆
小時候,父母帶著我們回外婆山上家,當時外婆家就是黃土牆蓋建的
遇到下雨時,我們都不敢去碰牆壁,因為會沾滿黃泥土,而這片牆卻實是那時候的記憶
有關【木匠街、文人巷】沒有太多的記錄,大家可以參考下面的閱讀延伸:
關西鎮東興社區發展協會:http://blog.yam.com/community290/article/41267638
反倒是走到巷底,出現了這樣一座庭院
門旁的牌示為:關西分駐所+分駐所所長宿舍
上面是這樣說明的,建於民國九年的關西分駐所,具有濃厚的日本風味,大門入口處有一三角山牆,門柱上也有西洋幾何圖案之柱飾。整座建築具有獨特之美感及特殊的時代歷史意義,因此被列為縣定古蹟。我們也進去瀏覽感受一下~
乾涸古井、斑駁木門以及三角山牆的小池子,另人不勝稀噓
木門裡堆滿了雜物,社區對這古蹟的維護似乎不若網站上所述的盡心盡力
對照樹德診所,個人就覺的有點遺憾
從古蹟出來,遇見了現代的關西分駐所
結束了小巷文化之旅,再往東安古橋
東安古橋建於日昭和8年(西元1933年),是關西僅剩具歷史的古橋,屬五拱橋
東安橋下是牛欄河,據說清朝時有居民在此設柵欄牧牛,所以稱之為牛欄河
既然是牛欄河,而現在也看不到牛,也就擺了象徵性的石牛囉
如果想到對岸,可以走到如下圖的木吊橋到對面散步
如不想繞遠路,也可以踩著兩岸的大石塊到對岸。只不過,兩石之間的距離不適合小孩跨越
橋的上游,風光明媚,可以遠望北二高
正前方拍攝的東安橋
我們沒有繼續往北二高牛欄河的上游,而選擇往下游,在穿過橋底時,好友呼叫我往上看!
橋底所顯示的是二座橋,而我們在橋上行駛時,竟然都不知
我們二人手忙腳亂的拍了又拍,唯恐漏掉二座古橋
原來我先前拍的是新橋,在照片的右方;在左方的是真正的舊橋、古橋
公園裡垂釣的大哥,看見我們這二位外地來客(我是嗎?我來自關西的鄰居,竹東耶!哈家忍咩~)
他親切的為我們解釋牛欄河的東安古橋和公園的周遭環境
他說牛欄河曾經發生洪水,上游毀壞,因此在民國88年進行整治,在這裡建了親水公園。同時在拓寬東安橋面時,保留橫跨牛欄河上的東安古橋,再蓋一座新東安橋。同時,他也說東安古橋用的是在地的大石頭蓋建的,但是新橋是用大陸進口的大石蓋成的。
說到這,我又趕緊再回橋底補拍一張石塊的差異
真的,老橋的每一塊石各有不同色澤、紋理,長年風吹雨淋,已富古趣
而新橋確實大小較為一致,有規則
下游拍攝的真正古橋
此時,釣魚大哥指著這個【魚梯】,問我們見過沒?
蛤!我們還真的是第一次長知識,在此知道魚也需要階梯往上游!
上圖是岸邊的魚梯,下圖是在河中央的魚梯
要離開時,不忘感謝大哥的說明,合照一張!
由於不是週末,公園人少,非常清靜,加上秋日的陽光,舒服的很~
在河中央的鷺鷥,優雅地宛如立於仙境
牛欄河平日只是一條小溪流,源自關西鎮及龍潭鄉交界處,向西南流經關西鎮市區,至關西橋下方注入鳳山溪,全長僅有5.2公里。河裡的溪哥、大肚魚、福壽魚和石斑等,也讓鎮民在閒暇之際,來此垂釣打發時間。
回到橋上,特地找個角度,拍下了新(右)、舊(左)橋的見証
這樣的小鎮文化之旅,就看您想要待多久,鎮上走一圈,再到古橋,2~3小時綽綽有餘
交通:北二高關西交流道→118號縣道往關西→正義路→左轉中山路→中山東路→東安古橋旁有階梯可下。
參考網站:http://www.walkingtaiwan.org/content/county/city_POI.asp?ids=593&jid=88&bid=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