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山行1_210821_19.jpg

下筆紀錄這篇格文前,一定要先感謝三位山友。首先是我們的領隊財哥,他在第一時間說要爬虎山時,好友問他花兒可以嗎?他當下就說花兒雙石縱走都回來了,沒問題!再來要謝謝的是壓隊的松樹哥,最後一里路直達山頂,他隨時盯著我的體力,在困難的攀爬時又幫我一把;最後最重要的是好友美女芸,一路走來幫我吶喊著「花兒,加油!」,那種原以為要掉入深淵走不完的恐懼,頓時精神又被提振,咬牙撐住走完全程。

虎山位於苗栗縣泰安鄉,在泰安溫泉區隔著汶水溪即可仰望南面的峭壁雄姿。我們領隊安排的行程大致如下:開車到水雲吊橋前的停車場,啟動虎山之行;過了吊橋到溪谷叉路之間,緩上坡和腰繞山徑而上;最後的一公里是連續的岩溝碎石陡坡,上稜肩之前,那段路,得回到原始人時代的四肢併用(這是說花兒)、爬升約400多公尺才能登上虎山。說起來容易,可是對不常爬山的花兒,就是一種挑戰。更何況一起的隊友,有些已來過幾回,花兒卻要面對海拔1,400公尺高的虎山,比起上回的石牛山整整高了800公尺!

水雲吊橋是大多數遊客來虎山步道踏青的終點,過了橋,才是考驗的開始。

虎山行1_210821_0.jpg

 

這次去爬虎山_210821_43.jpg

 

吊橋上遠望虎山(最後藍色那座)。哇!目的地好遠。大家開始七嘴八舌地說著「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歡笑中往虎山前進。

IMG20210821141030.jpg

 

水雲吊橋下的汶水溪,雨季後的水量充沛,回程的下午是很多遊客嬉水的好所在。

IMG20210821074413.jpg

 

過水雲吊橋之後,開始爬坡,先是一段高架棧道,約百來級的木梯,進入森林幽徑,一路上坡和腰繞,路況良好。傳說中最後一里路的陡峭山坡,即將抵達虎山和加里山分叉口的陵線。

IMG20210821094137.jpg

 

虎山行_210821_33.jpg

 

一路陡坡,其實有很多可看性的植物,只是手忙腳亂,都拍糊了。

IMG20210821102628.jpg

 

芸兒拍的蘭花。(因為墊後怕拉距太遠,不敢停拍,頻頻地問有人拍嗎?)

虎山行_210821_50.jpg

 

領隊說在這瀑布區充分休息後,準備迎接虎山最後的「主升段」。從登山口至此,中途休息幾個點,就已走了2個小時。

IMG20210821091925.jpg

 

真正困難的挑戰才要開始,接下來的山路,花兒覺得不是路!起伏陡峻,靠著拉繩攀爬,直線上升,山友無不在此展現虎威。

虎山行_210821_43.jpg

 

花兒傻笑地仰望他們攀爬的英姿,心想...那塊大岩石沒有踩點要如何上去?

虎山行_210821_44.jpg

還有一小路段,走於碎石岩溝,土石乾鬆,踏踩時,腳下碎石容易鬆滑而滾落;更有一小段斜坡,踏踩著柔軟的枯葉泥徑,沒有踩點會往下滑,登山杖的用途就在此發揮的淋漓盡致,然而有時候,登山杖的著力點就那麼一小丁點,以為沒事,當腳踩下去,才知不穩又趕緊縮腳回來,嚷著要踩那裡呀?坡度落差也許只有50公尺,卻險象環生,大家自顧不暇。(寫文的此時,難免又打了一個冷顫,好險呀!)

克服那段抖坡後,大家都打氣的說,看到這個路標,左轉一會就到虎山的三角點。心中激動呀!一定要拍下它!

IMG20210821114816.jpg

 

虎山的三角點,正好有一處稍平坦的憩息地。我們一行7人,就在這休息,時間為早上10:45,整整花了3小時攻頂。

IMG20210821104611.jpg

心中弱弱地說,如果不是花兒,全隊2.5小時就可攻頂。責任重大的財哥還背著全隊的午餐和鍋子,真的是強者。當然隊員中仍有分攤到背水果或零食的強人啦!

虎山海拔1,492公尺,從登山口的海拔大約580公尺,表示這3小時行走在高低落差900公尺間。這麼重要的一刻,怎能不留照?

虎山行_210821_53.jpg

 

除了那一小塊的平坦地面,其他林木叢生,望著南面,隔著汶水溪與東洗水山、東流水山和上島山遙遙相望。也只有在山頂才可遇見平地看不到的雲海之美。

IMG20210821104711.jpg

 

忍不住多上幾張平地看不到的美景。

虎山行_210821_48.jpg

 

更令我驚訝的是山頂的茶樹長的像大樹一樣的高,花苞無處不在。如果再晚一個月來,或許會滿滿的茶花綻放。

IMG20210821112454.jpg

 

用過美味的午餐大鍋麵後,準備下山,山友大聲地嚷嚷,傳聞中的山雞出現了!

IMG20210821112630.jpg

 

據說爬上山頂的山友,都會遇見呢~而花兒就是今天其中的幸運者。真的!開心的灑花轉圈圈!山雞其實是保育動物藍腹鷴(唸ㄒㄧㄢˊ),藍腹鷴常於晨昏、濃霧或天候不佳、光線昏暗時,出現在林下開闊處或林道上覓食。個性羞怯、隱密、警覺性極高,稍受干擾即迅速鑽入林下草叢或疾速飛往坡下。所以,能搶拍到就很開心。

IMG20210821112717.jpg

 

怎麼爬上山,就怎麼下山。陡直的坡路也不會變平緩,征服心中的恐懼,上得來就下得去。

虎山行_210821_5.jpg

 

下圖樹上的「8」,是虎山救援椿號。一路上山,三不五時拐個彎會出現椿號,有時低頭努力的走過,未曾留意見到序號。從領隊的解說中才知,山難發生時,傳送出去的訊息,如能明確的指出救援椿號,可以加速讓搜救人員找到山難者。而虎山的「8」,是虎山救援的最後一個椿號。

IMG20210821124354.jpg

 

回到攻頂前的瀑布休憩地,大家開心地下瀑布去踩水....

虎山行1_210821_9.jpg

 

虎山行1_210821_16.jpg

 

虎山行1_210821_28.jpg

 

唉唷~穿布鞋的花兒又不能玩水。

虎山行1_210821_5.jpg

 

大家玩水玩的開心,以為好走,沒想到不經意滑了一下,雙手撐住,還好沒事。這會兒過水都要好友牽扶指路。

虎山行_210821_0.jpg

 

這裡有山友最喜歡的鞦韆。非常壯觀!

IMG20210821130843.jpg

 

相信花兒,真的很好玩的盪鞦韆~

IMG20210821130431.jpg

 

回到高架棧道的百來階木梯,表示即將回到起點水雲吊橋。

IMG20210821140529.jpg

 

瞧!美麗的隊友,下山後依舊神采飛揚,超嗨的情緒!

cats-20210821-1.jpg

 

謝謝松樹哥一路的照應。

這次去爬虎山_210821_8.jpg

 

也請容許花兒坐下來(沒力氣了),拍一張虎山行勝利照。

這次去爬虎山_210821_0.jpg

後記:

完成虎山行,對自己前往水漾*眠月的信心是不是又多了些?花兒也不知。

 

非常難得的經驗之旅,不是在意虎山山頂的壯麗風景,而是整個登山的過程,是一項從未有過的挑戰,心中的感動難以言喻。

下山總共滑跤6次,說真的,在艱困陡坡時,因專注小心都沒事,不會跌倒;反而以為平緩下坡,就漫不經心,東張西望才踩空跌倒。尤其在第4次,瀑布平坦處,當時以為沒事,沒想到回到山下,開始發覺手不聽使喚。

回到家,發現雙手手腕腫脹到吃飯不會用筷子,抖到趕緊換湯匙,像個小孩子一樣地扒完晚餐。

上回雙石縱走,回到家是腳抖著上下樓;這次是手抖到不行,腳全然沒事。也許是從未用過繩索連續攀爬半小時以上,過度緊張使力才如此。3天後,手不抖才開始發現腳會酸痛。原來不是腳不會抖,而是這回手累大於腳累呀!

奉勸平日沒有練腿力和耐力的朋友,不要冒然地就參加,最好事前要先鍛鍊一下才妥。

 

arrow
arrow

    鐵蓮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