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只要聽到「貢寮」二個字,只會連想到「國際海洋音樂祭」;而今在大山北月共學計畫第二場的下半場,又打開我對貢寮的第二視野和認知。很開心參與共學計畫,和共學夥伴一起走出自己的鄉鎮,觀摩及學習他鄉的成功案例及發展議題,受益匪淺。
下半場的場景由宜蘭拉到貢寮的「鮮物本舖」,是共學夥伴小閒的室友的家族事業,由舖長為我們介紹他們的家族如何守護漁村的新鮮海味,同時轉型做漁村的一日體驗,內容含括生態旅程導覽、九孔餵食體驗、九孔捕撈、漁夫料理、品嚐貢寮鮮味。如果對「共聊貢寮鮑吃鮑玩」有興趣,可到本格文底下找到「鮮物本舖」的聯絡電話和臉書粉絲團,逕行與他們聯繫及安排行程。
一座九孔的養殖場,造價是百萬起跳,更惶論還有幼苗的投資和食材等資金的投入。據舖主說明小九孔的幼苗,從0.5公分左右到養大,一般長至4公分,需要約超過1年多的時間,餵食的海藻都是一大筆開銷,如果不是那一份堅持,那經得起與大自然搏鬥。
以往我們常說農民的種植是靠天吃飯,海產的養殖也是一樣的。一次颱風,先不說是否會摧毀養殖場,光是海水倒灌捲走幼苗或九孔的損失就很難以計算。
小閒的室友是共學夥伴阿金姊的女婿,所以阿金姊對「鮮物本舖」很熟悉,主動為我們介紹養殖的物種有那些,並且打撈給我們開眼界。
撈起來的是一顆顆的「海葡萄」,我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植物,超級驚訝!放在嘴裡咀嚼,「嗶嗶啵啵」清脆的聲音,口中迴盪著濃濃的海潮鹽味,逐漸在嘴裡擴散,太興奮有趣!
同時,還撈了其他貝類,好豐盛。
還有海膽,但是牠的刺太危險,看看就好,不用撈起來啦~
舖長為我們介紹他們家族從事九孔養殖已有50年歷史,這其間也經歷了九孔的興衰,同時也為我們說明九孔鮑的一生。
九孔為鮑魚的一種,在台灣東北角貢寮鄉海域為其生長環境,鮑魚對水質的要求非常嚴格,要在水質非常乾淨無污染的環境中才適合生長。會叫九孔是因為牠的孔洞比鮑魚多,而不是因為牠的孔有九個。
生殖器呈現紅紫色為雌性;呈現白黃色為雄性。
所以這個是雌性囉!
猜猜看,手上拿著的是什麼?如果是我會說,不就是海藻嗎?
沒錯,都是可食用的海藻,由左至右為,龍鬚菜、石花菜、海茶米。其中龍鬚菜是九孔的主要食物。其實,人也可以吃藻類,只是不會烹煮的話,會有腥味。
開放給我們餵食九孔體驗。在我之前是揚景和小菉,揚景亳無問題,男生掌握出食管OK;當我看瘦小的小菉上場,被噴出食材的一剎那,震的往後退,我心想,那個力道好嚇人!換自己上場時,看下圖照片覺的還好,對嗎?其實,是舖主在後面鎮壓的結果啦!如果沒有...可能就被餵食的水槍反震下去了。
準備品嚐九孔鮑。
回到最原始、最新鮮的料理法.....烤九孔。先由貝殼面開始,再翻轉繼續烤,然後...現在已忘了,不知看到貝殼如何時,就是可以吃了。
鮮甜的滋味會讓您不經意地再拿一顆繼續烤,忘情的吃。據說一般體驗行情是一人2顆,而我們...就是一直吃,掃光桶子裡的九孔鮑。其中一位共學夥伴,原先有點排斥,以為這樣的火烤會熟嗎?能吃嗎?結果勉強吃一口,驚為天人,接下來不用說,就是手不停地烤,口中一直地吃。
就在我們烤/吃的不奕樂乎時,小閒端了一盤滿滿的水煮大白蝦,這也是由他們家族飼養的無毒白蝦。哇!這會兒對上我的胃口,我超愛吃蝦!其實就是川燙一下,什麼調味料都不用加,最能保有白蝦的鮮甜及Q彈的肉質,想拍照時,盤子快見底了。
除了海鮮,也有茹素的烤杏鮑菇,這....我就不搶了,總不能再剝奪他們的食物。
一群共學夥伴,帶著意猶未盡的感覺,即將結束這場很特別的半日體驗,準備往「海洋城活海鮮」餐廳用晚餐前,由養殖場回到「鮮物本舖」,大家迫不急待地敗家一下。我也搶購了「白蝦」和「小管」,準備回家後依樣川燙料理,回味在腦海中的味覺。
抵達餐廳,既是在貢寮,當然少不了海鮮料理。小閒點了合菜,一一上菜,吃的開心。
還有餐廳老板今天釣的魚,都上菜招待我們了。
不過,特別要介紹的是小閒帶二樣特色食材,請餐廳老板料理。第一道是貢寮特有的山藥,就是要新鮮吃、簡單吃。印象中都是煮湯的料理,也沒見過用「川燙」後,沾醬或不沾都好吃。
第二道就是我剛才有買的「小管」,一樣川燙後,加個薑絲和蔥花,新鮮是正解,Q彈不老化的肉質,慶幸自己買二包!
終於要畫下句點,結束宜蘭的共學之旅,吃的開心外,學的、長知識的都是不可計價的經驗,謝謝您,大山北月。
最後要建議各位格友,有機會真的要排一次「共聊貢寮鮑吃鮑玩」的體驗!超棒滴!
鮮物本舖: 臉書
電話:0980-868608
地址:新北市貢寮區美灔山街65-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