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13 日誌
流芳園是依照中國古典園林建照的一個人文詩意與自然芬芳和諧共鳴的園地。 說實在中國古典花園的造景在台灣及中國大陸一大堆,犯不著大老遠飛去洛杉磯逛流芳園;就如同我出外時,盡量會去嚐試當地美食或小吃,因為台灣菜在家時隨時可以吃得到,因此都會把握機會去試不曾經歷過的食物。同理,我應去遊覽非中國園的地方才對,可是,這趟我卻一定要進這個園子。
在K家時,除了查閱由Cerritos到漢庭頓花園的路線外,也順便關鍵字查閱,意外發現漢庭頓流芳園,她的建置是有一背景及故事存在,讓我體會了一個人的用心與堅持,帶給了多少海外華人的驕傲。(原先紀錄在ㄚ虎格文的部落客,因為ㄚ虎的消失,我也找不到這篇歷史背景的介紹了。大意是這樣的,約莫在1993年,旅居洛杉磯的華人,深覺傳統古典園林建築之美應落實在這一片廣大富饒的土地上,因而在有心人士至情至性的奔走響應下,漢廷頓圖書藝術館暨植物園(The Huntington Library, Art Collections, and Botanical Gardens)中佈設流芳園(Liu Fong Yuan)終於有了一線曙光。「流芳園」這沁人心扉的名稱,乃源自才高八斗曹子建(192-232)的洛神賦「步蘅薄而流芳」,他以優雅的文筆形容洛水之神如夢似幻的脚步,輕踏芳菲草叢傳出的縷縷幽香,連明朝山水畫家李流芳(1575-1629)也引用為名字。流芳一詞有「妙趣凝香,香氣彌漫」的含意,意指園林中各種花草樹木,如松、如蘭、如梅、如蓮散發出芬芳,含藏著文學與象徵。當你漫步園中小徑,會發覺不單只在表象的美麗景致,還蘊含豐富的精神與心靈饗宴,甚至涵藏更豐美的內在等待您去思索與發現。)
流芳園是我逛完日本園以後,經由羊腸小道繞到她的側門活水軒而入。
活水軒楹聯:小石冷泉留早味 紫泥新品泛春華
玉茗堂(南):人口百憂去 一笑大江橫
從12點準時入園後,因為雨下的都沒有意思要停下來,在日本園時也沒有和式小屋可以休憩,還是我們中國的園子好,在玉茗堂裡完全沒有訪客,就是我一人,處處都是我的庭院及座椅。
拿出K早上幫我準備的三明治及礦泉水,寧靜的享受及打坐一下
走出玉茗堂,一眼望去的是翠霞橋橫跨在映芳湖與碧照塘之間;柳樹在大雨下,更顯得青綠蒼翠,很迷人~
雨勢愈來愈大,沒有止歇的樣子,不得不藉著各庭院間的長廊,一邊避雨,一邊繼續觀賞,而漫步到愛蓮榭
愛蓮榭楹聯:污泥豈能染 香淡遠益清
現在不是蓮花的季節,乾枯的梗及蓮藕頭,格外的顯眼,與玉帶橋相互對照下,也有另類的美
從愛蓮榭望向碧照塘,可以清晰的看到玉帶橋
既然戶外的植物無法撐傘拍攝,至少長廊旁的盆栽也可以入鏡吧!
迎鶴洲…,可是很明顯的是鴨子呀!我想現在最快樂的是牠們吧!
雨實在太大了,而且春雷頻響,好多地方都拉起了黃色警示線,不得入園,解說員請我們在長廊內等候一下,此時我與二位老外已三度見面…在日本園以及流芳園避雨。兩位老外很幽默,笑著跟我說,我們見了三次面,每次遇見就說,我們需要肥皂,準備洗澡,然後就面向解說員要拿肥皂的樣子…超可愛;不過,我們也非常快樂的、狼狽的留了合照~
話匣子打開,才知我們又有淵源,這二位老外來自亞利桑納州的鳳凰城…,我的思緒又被拉到老東家的時代了;而這二位也曾到過台灣,真的是有那麼一些緣份才會碰在一起。
我的流芳園記,就在與二位資深美女的笑談中結束,等雨緩了些,就邁向玫瑰園與沙漠園~
2012.04.13 日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