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大眾對內灣老街應是耳熟能詳,但是再往山裡的尖石,可以選擇的美食就不多。位於尖石那羅村的「山樂林風味小舖」,來了就要吃一回!
那羅部落是一個好山、好水的一個心靈療癒農業區。最早是因為和海拔1,200公尺高的魯轟農場結緣,現在是因為好友來訪正好指定要去無菜單料理的山樂林風味小舖用餐,而正好在好友未來之前,我選定在元旦帶社大學生參訪月桃花工坊後要到「山樂林風味小舖」用午餐,短短一個月去了二次,不是沒有道理的。
山樂林周遭的水是那麼的乾淨,空氣是那麼的清新,露營區很多。
經營餐廳的在地原民母子二人,除了本身餐廳外,也和那羅灣休閒農業區合辦一日遊或二日遊活動,提供導覽、迎賓舞和供應團膳。
兒子掌廚之前,特地去餐廳學習,再回部落取自大自然的食材,用心經營。
由於那羅在深山裡,食材取之不易,料理按季節性而調整,才會標榜是無菜單料理。再加上,遊客用餐人數不易掌控,欲用餐者,一定要事前打電話預約,即使是2人用餐的套餐也要預約,要不然沒有食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法臨時接客。
我和好友是去年(2019)12月下旬去尖石,我稱先行軍去試吃,這樣元旦帶學生去就不會漏氣。第一道是「香蕉飯」。左手邊是免費供應的香草茶,根據山樂林周遭的香草而調配。
吃的時候,要像撥香蕉皮一樣的撕下來,挺有趣的。當天的飯是加芋頭粒,並沒有香蕉在裡面啦!
涼拌山豬皮,這和宇老的「以娜的店」是二種絕然不同的口味,比較接近客家風味。
南瓜湯,金黃色澤,忍不住會多喝一碗。
烤魚下巴,能在高山上吃到這道,真是驚訝!在以下元旦再來一次時,也有這道,學生都很愛,不腥不焦,卻酥而好吃,烤的洽到火候,也是我的最愛。
DIY手捲,和大飯店的生菜鴿鬆有異曲同工之妙。
用青脆的大陸妹包番茄和山豬肉,就這麼簡單,回歸每一口都吃到食料的香味和咀嚼時溶在一起複式口感。
以上是我和好友在山樂林吃的套餐,一人350元;不過,因為當天人少食材比平常少些,老板娘就算我們一人250元,很實在價。接下來隔周正好是元旦,帶學生校外教學後,又來到山樂林。只是一行20人,所以訂了二桌合菜。
除了上述的香蕉飯、涼拌山豬皮和烤魚下巴一樣外,不同的如下幾道料理。白斬雞佐桔子醬,對我而言,不愛白斬雞,可同學們還是掃光。
漢堡還是麵包三明治,有些忘了,因為名字不是重點。
現烤麵包襯底,簡單的野菜、洋蔥和一小片松板肉,口感的層次從西式到中式、簡單而複雜;您也可以來嚐一下。
只是學生聽到有手烤麵包,當場老板娘庫存的10份麵包就被掃光,還得用分配方式給13還是15位需求者。
您吃過刺蔥煎蛋嗎?呵呵...來來來,保留一下,每人的感受都不同唷。
別誤會,這不是甜湯,就只是南瓜泥蘿蔔還是山藥湯,日子久了,忘了。不管怎麼說,很特別呃~
荷蘭豆炒在地香菇,新鮮不油膩,學生頻頻在問可以買香菇嗎?
高山高麗菜,不用說也知青脆爽口。
真正的甜點來了,是牛奶??飲,因為我正好進廚房看到大廚在倒牛奶調料,端上桌,就看學生們在玩拍美照,我沒喝到。
校外教學也要紀錄一下,上交到社大,謝謝學生DIY的手牌,超專業的。
最後,老板娘拿出他們自釀的小米酒,請大家小酌。不用開車,有中巴,大家就暢飲幾杯,當下又敗了一打小米酒。
小小的註記一下,菜量不是很多,男生一定要多吃飯配菜,不然不會飽足的感覺。因為每一道都不錯吃,合菜一下就夾光,光吃菜不會飽。合菜一桌3,500元,因為是預約制最好先電話上談好價格比較好。
尖石那羅如同一座天然的大冰箱,青蔬、野菜、香草、山味(不是那種很可怕的野味),既好吃又天然。在這樣的地方生活與休憩,是人間一大享受,也是心靈提升與療癒的好場所。
山樂林風味小舖
地址:新竹縣尖石鄉錦屏村12鄰那羅205-3號
電話:03-5841559
臉書:山樂林風味小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