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的行程是高雄、旗津一日遊,這篇僅以旗津為主,所以請跟我一起欣賞『旗津』
早上9:20渡船(前鎮到中洲)→早餐吃「赤竹饅頭」→港口高字塔、信號塔→午餐「旗津美女麵」→旗後教堂→旗後燈塔→旗後砲台→旗津星空隧道→下午點心時間「斗六冰淇淋」、「不一樣赤肉焿」→下午4:00渡船(津輪到鼓山)→西子灣觀海平台→鐵道文化公園→回家囉~
也許是很古早以前,有去旗津玩過,不知是不是小學還是中學旅遊?
完全沒有記憶在腦海裡,也無照片可查…哈哈!可能真的沒去過吧~
留下這一篇,也是怕腦袋瓜裝不下,所以要放在這裡回憶說
續上篇從前鎮到中洲輪渡站上岸後,歐都麥之旅展開
我們要到南端最底下『第二港口信號台』,如下圖
上岸處是漁港,經過的巷弄,有這金黃亮眼的烏魚子,當下請好友趴車一下,我想拍照
禮貌性地問一下工作中的大哥,可不可以讓我拍照,他一點頭,我就喀喀喀地…怕他後悔
進入『第二港口信號台』之前,這公園的榕樹完全吸引我的目光
交叉盤錯的樹枝,在陽光下顯的生機蓬勃,轉念一下…如果是晚上,不知會是如何?
第二港口信號台,仍在運作中
旗津第二港口的高字塔
從景觀平台,遙望對岸已經完全沒落的紅毛港高字塔文化園區
高字塔就矗立在旗津和紅毛港,兩相對望
高字塔原是信號塔,現已被信號台取代
僅留下景觀『高』這個字形
處處可見這樣的地標
景觀平台,一直都有垂釣者,享受著海風的洗禮,等著魚兒上鉤
吹過海風,再一路延著中洲路由南到北
到小七憩會,喝杯咖啡再上路
小七的對面就是非常有名的旗後教堂
西元1865年英國宣教師馬雅各醫生創設旗後教會,為台灣撒下福音種子,舊教堂使用了70幾年,不敵歲月推殘,破舊不堪使用。2010年5月動工重建,教友們捐贈與義賣所得下,2013年在愛與恩典下竣工,即是我們現在所見。
喝完咖啡,又在巷弄間穿騎,朝旗後燈塔而行
看到下面這一幕,我又要好友趴車,讓我好好拍個夠
向右?向左?
接下來用走路,不能搭歐都麥上山,先選燈塔好了!
入口處,高雄燈塔航管局,邊邊都不忘加個QR code,真的是不離網路世界
燈塔整個建物有點教堂的FU
眺望旗津,清楚地可見我們剛從左邊旗後教堂過來,右邊遠方的最高建築物是高雄的85大樓
登旗后山,可遠眺高雄港全景,並可體驗大船入港的情境
85大樓,是我這次對高雄最深刻的記憶地標
因為不論走到那裡,一定看得到她的倩影
再從燈塔遠望對岸高雄西子灣,這是等會回高雄要去的地方
我們順著景觀步道,由燈塔往砲台而行
每個高台角落都可以寧靜地欣賞這狹長的小島
入秋的步道,落葉滿地,沒有蕭瑟的滄桑,卻是懷古悠情居多
燈塔與炮台很近,步行不用10分鐘就到有名的『旗後砲台』
旗後砲台是日軍攻佔台灣時,守軍奮勇抗戰的重要據點之一,立有『威震天南』牌樓
據說旗後砲台的門額在西元1895年遭日軍炮火攻擊下,門額之『□□天南』四字,僅能從老照片中辨識『天南』二字,因此於高雄市府於民國80年進行修復時,天南二字照老照片摹寫放大施作,而威震二字就以虛字呈現。
這樣的磚砌、印花和木樑也不知是否有其故事背景?
威震天南的門後
是否會穿越到日據時代?
右圖牆底下有一凹陷很淺很寬的下水道,盡頭左彎後即是左圖的磚砌排水孔
自拍的帥哥
晒了一天,滿臉也紅冬冬
從旗後砲台下來,可以前往星空隧道
星空隧道,早期是軍事用隧道,貫穿旗后山南北走向,經整修後已改為觀光景點
好友說,可能時日已久,隧道裡的LED都不亮了,所以沒有以前那麼的美
隧道出來,即銜接靠海邊的步道
白楊木性喜溼壤
對照我們公司的盆栽白楊木一樣,對不對?
這是我老東家的姊妹們送我的,已經4年了,我很愛的唷
步道上擠滿了大陸客觀看潮汐
我忍不住從另一邊下去,來個快樂行
旗津就在星空隧道畫下句點,回對岸高雄的西子灣就…待續囉~
高雄、旗津一日遊相關格文:
2014.11.24高雄<=>旗津渡輪篇
2014.11.23 旗津小吃篇.三郎麵館、斗六冰淇淋、不一樣赤肉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