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下旬,與突尼西亞團的團友聚餐後,大姊提議去圓山遺址走走,就在這樣的緣份下,我來到了位於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玉門街、酒泉街環繞的「圓山遺址」。在此之前,我完全不知有此遺址,心裡還在狐疑是怎樣的情況。
整理照片之際,也上網google有關圓山遺址的相關資訊,篇幅不多,卻有幾篇值得參考,我附於格文底下,可供大家參考。
大致上「圓山遺址」是1954年(我還沒出生哩!)學術單位在圓山遺址進行發掘,發現上層有陶器、石器、骨器、角器等出土,定名為「圓山文化」。下層又發現繩紋陶,也有石斧、樹皮布打棒等,定名為「繩紋陶文化」,最早可追溯到五千年以上,是台灣較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至於底層的岩盤有許多人工鑿成的圓洞,考古學家推測可能是圓山文化時代的房屋。
現在就開始我們的文化行。遺址旁的臨濟寺,由於是側邊經過,猜測這木造是早期的山門,因為旁邊還有新建築的山門。
沿著公園前往遺址,那天飄著毛毛細雨,卻不減大家的熱情。
右邊一大片草地,獨樂樂地在滑手機。
受保護的印度橡膠樹。
遺址入口處的地圖,很清楚可見左上角是不開放區,所以我們在咖啡色的外緣線內參觀。
百藝廣場
入口處的左手邊,即可見「圓山遺址展示室」,展示出土的貝類,另有繩紋陶文化時期的罐、缽等複製品,及圓山遺址發掘坑模型,展示考古學家如何有系統的逐層挖掘遺址。有點可惜,週末沒有開放;如果能有導覽就更棒了。
未開放的庭院,就只能探視一下。
早期官家、富紳民居的屋頂會使用燕尾脊,燕尾脊是在屋頂最上方正脊的兩端形成曲線向上揚起而尾端分叉為兩支,形似燕尾。
在山牆方面,如同我曾在李騰芳古宅的介紹中提及馬背,就是山牆尖端的鼓狀凸起,其形式有十數種,通常在見傳統的民居建築可以看到。最常見的馬背形式是以五行:「金、木、水、火、土」來區別。但是這裡的馬背,因時間有限,也沒有導覽,所以不敢斷定是金還是木。
對聯是:四時佳氣親仁里 五色祥雲積善家。倒是橫批「」雲廣蔭,的第一個字,不太清楚是什麼字。
柱子的頂端斑駁,修繕不足。
百藝廣場的正前方,兩旁很有特色的庭院入口,左邊是「醉雨」。藍色的燕尾脊好美。
依舊是庭院深深。
右邊庭院幾乎被細竹掩蔽,但仍可看出其風彩。
名為「怡紅」。
「醉雨」、「怡紅」?不知是我想太多了,還是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悠閒步出百藝廣場。
行走於後山(其實也不知如合分辨?),佔地蠻廣的。
「秋吟」,好有詩意的映照。
下著一些些小雨,步道行走,舒適涼快。
登高眺望,頗有宮廷樓閣的氛圍。
亭子的上方,不知是何種動物,又為何要置動物於亭頂?看起來,我可以下回再探,不過,得先電話詢問服務中心,有沒有導覽。
鐘樓。
古厝的格局,也令我好奇。
展示交趾陶的概念?
這對門鼓很高,不知對上馬有何幫助?
離開展示區域時,這一區是屬於非開放區,可是古色古香的建築對應樹林,卻也特別吸睛。
圓山遺址早期有動物園房舍,再加上周圍房屋闢建,臨濟寺擴大學寮範圍,及後來兒童育樂中心擴建,使得位在上層(非開放區)的圓山貝塚遺跡受到破壞。非常謝謝酒窖大姊帶我們來此走走,心中突然有一股想在遺址展示中心的開放時間再來一次。
閱讀延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