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20221211102323.jpg

一個人、一個背包、一個屬於自己的行程,非常彈性且不受拘束,唯一的缺點......就是今天下雨了。出發時,新竹沒下雨,暗自開心,沒想到,又是到了龍潭就開始飄雨。有人跟我說,可以先古哥一下天氣,再決定出門否?可是姑娘我就是正好空檔,怕閒的發慌呀!下雨,一樣可出遊。

位在樹林區的山佳火車站,於日治時期明治34年(西元1901年)設站,最初稱作「山仔腳停車場」,至今已有百年的歷史,是一座保存完善的日式車站建築,也是鐵道迷必訪之地。

IMG20221211102323.jpg

上圖右邊矮小的房子就是是新北市市定古蹟「山佳火車站」,重新翻修後的山佳火車站是左側4層樓高,和洋式的建築風格與洗石子外牆新車站。

歷經更名、重修站房與縱貫鐵路的建設後,在民國51年(西元1962年)改名為山佳車站,並沿用至今,也是新北、新竹之間僅存唯一興建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的日治時期車站建築,對台灣鐵路建築史獨具特殊意義。

IMG20221211111256.jpg

 

雖是古蹟,依舊有現代化的飾品:蝴蝶座椅,應付網美的需求。

IMG20221211102413.jpg

 

古蹟站內為滿足遊客及鐵道迷的喜愛,一日站長就成形了。

IMG20221211111610.jpg

 

不免俗,我也自拍一張;只是雨水模糊了我的鏡頭,忘記先擦拭。

IMG20221211111722.jpg

 

穿過古蹟車站,依舊可以看到新站的設施及運作。

IMG20221211111942.jpg

 

山佳街3D彩繪,巷弄不長,邊走、邊散步也邊拍照,很有趣。不蠻大家,其實我是看到FB的朋友分享山佳街3D彩繪,才將山佳列入我的口袋名單,有空就來了。鄉下農村常有的景致都描繪出來,如:稻穀收成後,在三合院廣場曬稻穀、牛車、洗衣坑洗衣股以及古早的理髮廳(不是現在的美容院)。

cats-20221211-01.jpg

 

出海捕魚、鄉下小朋友追鵝記趣、以及動物篇幅也不少。彩繪在牆面上的圖案將農村風情繪製的令人會心一笑。

cats-20221211-02.jpg

 

cats-20221211-03.jpg

 

沿著3D彩繪街而行,即可到「鐵道地景公園」。新的鐵道和隧道採取直行而建,彎道的舊路保留後,將空間打造成一座公園,設置黑色的媒斗車,供遊客明瞭山佳火車站最早就是以運媒為主的火車站。只是放了一架紅色鋼琴,又是打卡需求?

IMG20221211104712.jpg

 

路標很明顯的在鐵道地景公園後,拐進巷弄即可見「鹿角溪公園」和「山仔腳公園」的分界水圳。

IMG20221211105610.jpg

 

沿水圳而行,因為是假日,「樹林區客家藝文館」沒有對外開放。

IMG20221211105711.jpg

 

「鹿角溪公園」裡的阿伯勒已結種子...也許7~8月可以再來一回,只為賞金黃色的阿伯勒就好。

IMG20221211110210.jpg

 

連結二座公園的拱橋,可是我偏不愛,我愛後面的連結。

IMG20221211110357.jpg

 

就是這個啦!踩著過去多好玩!只是鞋子一定是溼透的。

IMG20221211110711.jpg

 

往回走到古蹟車站,繞著車站外圍的走道牆壁上,印掛了不少小學生對山佳的印象。

cats-20221211-04.jpg

 

接下來要去踩踏礦坑古蹟。

IMG20221211112541.jpg

 

有一段路會經過一個社區,令人不安的以為走錯方向,還好有美女指引路線,才知沒有走錯,且一眼就看到明確的「蓋淡坑大豐2號坑」。

IMG20221211114238.jpg

 

蓋淡坑是原來的名字,被轉賣後才改名為大豐2號坑,日本人佔據台灣後,因為看山此礦坑的媒資源,才興建山仔腳驛轉運媒礦。下圖才是礦坑道,入口已是新的拱牆供遊客入內拍照。

IMG20221211114446.jpg

 

獨自旅行是少了束縛,也多了和自己相處的時間,更可以做一下瘋狂的事,例如剛才就是要踩水過境。回家就光著腳ㄚ子開車,哇!很久沒有這樣的年輕心境,半天的行程很開心,至少為明天上班前先充個電也不錯!

日誌:2022/12/11

山佳火車站

地址:新北市樹林區中山路三段108號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鐵蓮花 的頭像
    鐵蓮花

    鐵蓮花的部落格

    鐵蓮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