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20210131150601.jpg

第二次梯次的「台灣傳統建築」戶外研習活動於1月31日進行,下午的行程參訪霧峰林家花園的景薰樓和蓉鏡齋。下午2點,大家準時在景薰樓門口集合,非常準時,因為報名的學員,誰也不想錯過。

「景薰樓」為頂厝系主要宅邸林獻堂故居,921地震時,幾乎全毀,後來才慢慢復建。

IMG20210131135546.jpg

 

景薰樓的背面。

IMG20210131150838.jpg

 

景薰樓第一落為「公媽廳」,即放置祖先牌位及祭祀的地方,門楣上懸掛有林文欽於1893年中舉人之「文魁」匾額。為因應西曬問題,廳前除葡萄架之外,還加蓋軒亭以遮陽。

IMG20210131150700.jpg

 

棟架間分別有可活動「八卦門」、「四聘」、「四喜」、「四愛」及「天官賜(四)福(蝙蝠)」等樣式圖案,具裝飾效果。

IMG20210131140114.jpg

 

大家彎腰或蹲著在看啥惹?

IMG20210131150601.jpg

 

石桌下的桌腳有外國人的造型,可知當時已與國外往來的關係,才會有此造型的石雕。

IMG20210131150614.jpg

 

景薰樓整體顏色以中部藍為主,側邊門的上方有收邊的木板,擋雨遮陽用。

IMG20210131141125.jpg

 

景薰樓主建築分為三落五進九開間即俗語所說「大厝九包五,三落百二門」,為傳統合院式格局。

IMG20210131141339.jpg

 

IMG20210131141433.jpg

 

鑲木的門板。

IMG20210131144142.jpg

 

IMG20210131144009.jpg

 

IMG20210131150351.jpg

 

仿古家具,祈求吉慶,四個一組,吉祥,魚樵耕讀。

IMG20210131143742.jpg

 

佛手、石榴、螃蟹、科甲、蓮花、一路,連著一路考試,三元及第等含意的各式圖案或木雕等。有些上了貝殼粉,與貼金一樣,增加華麗感。

IMG20210131143008.jpg

 

IMG20210131143111.jpg

 

目前無人居住,開放上網登記,對外有條件式的開放展示。下圖的房間有記憶中小時候在外婆家和阿婆娘家的客家三合院。就是底下以石頭和磚塊做基底的部份勾起的回憶。

IMG20210131142428.jpg

 

IMG20210131145505.jpg

 

主廳兩側有大型花瓶門,取四季出入平安之意。

IMG20210131160334.jpg

 

1947年二二八事件發生,時任省財政處長的嚴家淦先生即受林獻堂保護,暫避於第二落右側廂房閣樓。

IMG20210131155346.jpg

 

與客家建築相似,二道門,有隱私及防禦性功能。

IMG20210131145547.jpg

 

IMG20210131145352.jpg

 

IMG20210131155832.jpg

 

建物的轉角有類似砂雕,捲軸是書或畫、花鳥或蝙蝠等,都是吉祥圖案。

IMG20210131151042.jpg

 

IMG20210131151103.jpg

 

護龍的特色。一眼望去那間小屋是浴室間哦!有日式的味~

IMG20210131151149.jpg

 

IMG20210131160014.jpg

 

木門在光陰下格外的美。

IMG20210131151834.jpg

 

浴室的背面,也是入口。我也好奇的探頭,就是一個小房間無誤。

IMG20210131151902.jpg

 

連接第一落及第二落的川堂則有「英(鷹)雄獨立」雙視畫,以及象徵「魚躍龍門」造型之斗拱。

IMG20210131152541.jpg

 

英(鷹)雄獨立,老鷹站立在嚴石上,是否豪氣萬丈?

IMG20210131152809.jpg

 

四根,不完美,留著空間,意義深遠;多了巧思,闌干轉45度就不一樣。

IMG20210131153457.jpg

 

整個第一落及第二落因林獻堂匠心獨具,以其獨創的中部藍為主色調,並間以白色而顯得雅致脫俗。走廊在左右兩側,離中軸線,中間為尊。二隻龍都不一樣,一說是成年與未成年的龍。

IMG20210131153939.jpg

 

整天認真仰望,傾聽老師的講解,回家後脖子真的會僵硬。

20210131-02.jpg

 

這裡也看到和宮保第一樣的「吞腳」,可愛唷!

IMG20210131154534.jpg

 

瓜第綿綿,下圖的「瓞」字不知是從何而來。

IMG20210131154843.jpg

 

碩果纍纍的第二字也是......看古建築也在學古中文。

IMG20210131154852.jpg

 

福字裡有天地。

IMG20210131161438.jpg

 

IMG20210131160125.jpg

 

結束景薰樓參訪前,老師帶我們到最周邊擺放木頭區。

IMG20210131162657.jpg

 

都是921地震後拆下來樑木等,無法再修復的就躺在這風吹日曬。看得出來老師很心疼也無奈。

IMG20210131162842.jpg

 

最後來到蓉鏡齋,建於1837年清道光年間霧峰林家分為由頂厝與下厝兩系。頂厝始祖林奠國1838年於「蓉鏡齋」現址建造起居住所。初期樣式較為傳統,為土埆磚建造草屋形式,1887年林文欽經整建成為紅屋瓦土埆磚繫造的三合院。蓉鏡齋雖為私家書齋,但建築風格相當嚴謹,採傳統二進書院格局。前庭仿孔廟形制掘一泮池(又稱百龜池或半月池),中央為授業講堂,並有典雅樸實的軒亭。外牆磚塊斜向交錯,釘上鐵釘,形成特殊的鐵釘護牆圖案,外護龍則飾以魚鱗瓦片,故蓉鏡齋可謂台灣格局最完整的私家書院。林文欽遂將故居改建,作為教育林家後代子弟的私家書齋,時人俗稱為「新學堂」。

山牆的美~

IMG20210131164425.jpg

 

那半片牆沒有修復,也算是紀念921的一種方式。

IMG20210131164356.jpg

 

多少榮景與辛酸,盡在大宅邸中。

IMG20210131165202.jpg

 

石桌的桌腳,不同的人物、動物的石雕,真的很有趣。

cats-20210131-A.jpg

 

蓉鏡齋前要結束今天一整天的行程,不忘要合照;雖然我不認識大家,但能同行一天,也是緣份。

143708639_492666431719117_8133149315083978636_n.jpg

我的台灣傳統學習日誌,在這告一段落。接下來我在社區大學的芳療DIY課程,即將在3月的第二周開始,忙碌的學期,其他的學習就只好暫停,等暑假再繼續囉!

林家花園景薰樓: 官網

林家花園蓉鏡齋: 官網

地址:台中縣霧峰區民生段

可上官網預約時間。

閱讀延伸:

【南投】我的台灣傳統建築學習日誌-摘星山莊

【南投】我的台灣傳統建築學習日誌-霧峰宮保第

【南投】我的台灣傳統建築學習日誌-霧峰萊園和林獻堂博物館巡禮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鐵蓮花 的頭像
    鐵蓮花

    鐵蓮花的部落格

    鐵蓮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