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20230107105247.jpg

忘記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一直嚮往要走一趟台北的幾處秘境,如:地下水宮殿、藍湧泉和圓山秘境。可是這些秘境,始終由旅行社包團,散客在週末或假日,根本搶不到名額;再加上疫情關閉不開放,等了久久後,終於在去年10月底開放網路登記地下水宮殿和藍湧泉,行程是今年1~3月。開放日,我稍晚了半小時上線,額滿的藍湧泉沒名額,只搶登了地下水宮殿,所以1月7日就是我的Happy Day。

一早9點未到,我已從新竹搭高鐵,再轉捷運,抵達台北思源街的自來水園區。

IMG20230107085039.jpg

 

識別証。當天早上的場次,共有40位參訪者。

IMG20230107091735.jpg

 

尚未開始前,等待其他參訪者時,步出戶外,這座扇形建築,事後由導覽人員介紹時得知是「台北水源地唧筒室」。這棟唧筒室是由當時台灣總督府營繕課的野村一郎所設計,略成內彎的弧形建築,正面一排廊柱,一種很希臘的感覺。扇形的建築左右兩側是辦公空間,從建築中心點算起,左右各為七個對稱的柱子,完美的呈現迷人的對稱。

IMG20230107111627.jpg

上圖花園的中間有座白色建築,那是唧筒室的出風口,設計到令人以為是花台。不是只有這座出風口哦!

柱頭有羊角渦卷的裝飾,建築兩側微高起,採圓頂,有尖帽及山牆,裝飾繁複,展現巴洛克的建築風格。

IMG20230107093943.jpg

 

藝術氣息濃郁的拱形元素,不會退潮流,復古優雅,令人百看不厭。

IMG20230107091955.jpg

 

回到室內,導覽開始,首先即介紹「觀音山蓄水池」的地下水宮殿,是由蘇格蘭技師威廉巴爾頓(William Kinninmond Burto),以及他的學生濱野彌四郎,一起到台灣進行水利系統的規劃,於1908年由他們規劃建設完成。

IMG20230107094135.jpg

 

緊接著來到唧筒室,這是當時放置抽水機的機房。

IMG20230107094501.jpg

 

這個唧筒室一直使用至台灣光復後,民國66(1977年),新店溪下游污染日益嚴重,於是取水口移至上游的青潭堰,唧筒室才功成身退,成為今日的「自來水博物館」。

IMG20230107090243.jpg

 

所謂的「唧筒」,就是抽水機械設施,而整個水道系統的運作,都必須靠唧筒的引入送出等作業才能完成,這些設備上還有當時捺印(押印)的百年見証。

IMG20230107094953.jpg

 

離開唧筒室,前往觀音山蓄水池,因為過去被列為軍事管制區的緣故,所以保存了相當原始的森林生態。

IMG20230107111603.jpg

 

經過此區,導覽員問我們這個大型的V型水管,是做什麼用的?原來不是做什麼用的,而是因為921地震造成的,現在展示為的是警惕大家地震的可怕。

IMG20230107095258.jpg

 

下圖更是展示不同大小口徑的輸水器材,最大的可到3米直徑。

IMG20230107095453.jpg

 

開始進入小觀音山的生態步道,下圖後方的大樹是屬於極具生態復育功用的「誘鳥植物」,名為烏桕。其果實是綠繡眼、白頭翁、繡眼畫眉的食物。

IMG20230107100013.jpg

 

進入生態步道後,由第二位導覽員介紹,諸如台灣油杉、阿勃樂、九芎葛等等,都在她生動的介紹下,宛如上了一堂認識植物的森林課程。

IMG20230107100041.jpg

 

雖然我們主要是參觀地下水宮殿,不過,整個園區還是開放給入園的大家,在參觀後可以就地圖的各區走走看看。

IMG20230107100458.jpg

 

木棧道維護的很好,二旁的植物非常豐富,走起來舒服又不會太累。

IMG20230107100938.jpg

 

路標也很清楚。

IMG20230107101512.jpg

 

階梯的盡頭,已出現粉紅色建築,有點興奮囉!

IMG20230107101755.jpg

 

到達目的地觀音山蓄水池前,會先經過幾座類似的桃紅色建築,如排氣室、消毒室、水位測量室。

IMG20230107110614.jpg

上圖正前方是消毒室,右邊是排氣室,都有著凹槽刻紋裝飾線的建築是古蹟;相對的,上頭沒有刻紋線的,就是後來建的。

巨大又古老的輸水管。

IMG20230107101933.jpg

 

深不見底...有見到底啦!

IMG20230107101939.jpg

 

這棟紅色建築物旁,就是下圖的一大片草地,地底下,就是等會受管制,需要有剛才的識別証才可以進入的地下宮殿。而這片草地的功用除了保溼、防曬,還有偽裝的目的......怕被炸了。

IMG20230107102719.jpg

 

草坪旁,有座透明金字塔,底下是當時的「配水井」,位於淨水池最後出水處 ,用來分配清水。清水經此配水井後,即流向量水室(即後方紅色建築物)計量後再供應市區用水。

IMG20230107110518.jpg

 

轉個彎就是著名的觀音山蓄水池(如下圖),也是識別証上的建築物。這座台北市最古老的蓄水池,完工於明治41年(1908),與前面介紹的「台北水源地唧筒室」是同一時期的建築。蓄水池的外觀建築較前面的排氣室、消毒室、水位測量室更為精緻,屋子的四角柱上都有圓球為裝飾,牆面及山牆也有較多的裝飾, 雕飾簡潔而典雅。

IMG20230107110352.jpg

 

觀音山蓄水池過去是儲存淨化後清水的設施,這些清水是由觀音山腳下新店溪畔取水口引取;並在觀音山麓設淨水場處理後,再將清水以抽水機抽到觀音山上的蓄水池,藉由重力方式自然流下,供應住戶日常用水。

IMG20230107110453.jpg

 

導覽員推開大門,哇!

IMG20230107110123.jpg

 

蓄水池主體長55.6公尺、寬29.7公尺、深3.64公尺,蓄水量可達約5,050立方公尺,進入後,一眼望過去的小道,就令我心中在尖叫不已。這還是在平面樓層,到底後,即要往下到池底。

IMG20230107103344.jpg

 

經過二個迴轉向下的步道。

IMG20230107103311.jpg

 

剛才還在平面層時,禁不住就先往下拍,是不是有種土耳其式的「地下水宮殿」氣氛。

IMG20230107103339.jpg

 

斑駁的壁面。別以為會漏水,那只是表層而已,真正的牆柱本體,依舊安然無恙。

IMG20230107103830.jpg

 

靜靜地過了115年的入水口、出水口,用於調節水量及水位。

cats-20230107-01.jpg

 

在角落,看到這遠渡重洋的超級大水管,真的心中一直哇哇叫!

IMG20230107104257.jpg

 

跟著走在這百年的蓄水池,心中其實很high。為了維護百年古蹟,一定要走在棧道上,別去破壞牆壁或壁腳。

IMG20230107103951.jpg

 

最令我興奮的莫過於那間距一致,排列整齊的混凝土牆柱。這些牆柱是為了將水流平均導入池中各處而設計的。漫步及走在牆柱之間,如果不是時間的限制,我可以拍的更好。

IMG20230107104148.jpg

上圖的混凝土牆柱,有個專業的名字:擾流牆。

最喜歡這張導覽員幫我拍的地下宮殿,彷彿來到一個奇幻的世界。

IMG20230107105247.jpg

大家依依不捨離開地下宮殿,當然還有一些人滯留在內拍網美照打卡,導覽員也只有耐心地催促及等候,確認大家都出來後即上鎖。我實在太開心了,就在外面跟導覽員瞎聊,才更深地認知了她(地下宮殿)的美。

回程下山,和我一樣都是單槍匹馬而來的美女,功課做的好多,令我汗顏。

IMG20230107110920.jpg

 

觀音山蓄水池宛如土耳其的地下水宮殿,一樣世界聞名。疫情期間,讓人無法出國朝聖,來此尋幽訪勝,心情至愉。半日行的地下宮殿至整個園區,所到之處,皆為美景。

IMG20230107110631.jpg

2023.01.07 日誌

 

台北自來水園區: 官網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思源街1號(觀音山蓄水池位於園區內)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9:00-17:00(夏季至18:00)

※欲參觀觀音山蓄水池,請上官網預約,時間依官網而定。

 

arrow
arrow

    鐵蓮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