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竹北社區大學112年秋季班公民素養週於11月9日舉辦了一場主題為《城市中的鄉村風景》的走讀活動。這次活動由客家文化講師范代榮老師帶領大家前往消失的村落「水頭排」以及認識我們的母親河-頭前溪,「水從那裡來-寶二水庫巡禮」。
這次的走讀,主要是圍繞在客庄的橫山鄉田寮坑,參觀徐家泥磚屋、遠觀寶山水庫進水口、步行參訪百年土地公廟及糯米橋。這一趟走讀,缺乏網路資訊和文獻,這種未知的探索,也使得我們對消失的村落「水頭排」,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當天9點,我們準時在橫山鄉田洋街36號(大嬸婆祕芨菜)前集合。
此次走讀人數逾30人以上,所以採併車共乘的方式,沿著竹33縣道前往『水頭排』。雖是如此,仍是浩浩蕩蕩十輛車出發,抵達田洋街1號,路邊停車參觀徐家泥磚屋。
徐阿婆一直說,只是破舊的房子,真不好意思讓大家參觀。(她是用客家話表達,我再用國語潤飾)
不同角度的屋頂,很完整,可看性高。
最令人駐足、拚命按快門的土角厝;門旁的下方還有拆下的紅色斗拱。
在蔚藍的天空陪襯下,紅色瓦片和瓦當已不多見。
這已是舊的門牌號碼,可成為古蹟耶~
啟程前往下一個目標前,一定要來個大合照的呀!
參觀後,繼續前往目的地,中途停點在范老師的舅舅家,屋前的一棵橄欖樹和咖啡樹,相互襯托。
大家享用舅舅家的柚子及水果時,不忘眺望前方的綠色丘陵,美景盡收,真是休閒好所在。
到達小瀑布公園前,左側的古棧道因昨日下過雨,不宜上山。
一旁還有鄉公所在民國105年時,為活絡鄉下的計畫說明。
停車場停好車,開始步行前往秘境。
中途經過這座山泉水汲水站,這讓我回想起,母親在世時,經常要我們兄弟姊妹輪流載她從竹東到這裡取山泉水,當飲用水或煮飯/湯專用的水。
抵達目的地。
先由范老師拜會主人吳先生和周先生,禮尚往來,開啟靜謐的秘境走訪。
私人集會所,託范老師之福,得以參訪這不公開的人間仙境。
室內素雅,可以容納20人的聚會。
佈置以及裝飾小品都出自周太太的巧手。
戶外,眼睛一亮,桌椅大多是天然巨石?仔細看是齒輪狀,據周先生說是以前的紙廠還是碾米廠的設備卸下來,物盡其用當桌子。
另一邊,更令人興奮,整座房子是由窗戶組合,在藍天白雲及綠樹的襯托下,宛如穿梭在童話故事中,只是它不是糖果屋而已。
這裡的私人集會所,是周先生一手打造,一磚一瓦一石,全是親力親為,由時間累積至今,我們才有機會分享。
沿著一旁山徑上升,來到百年土地公廟。
班駁的對聯「福星光宇宙,德澤遍閰閭」,見証百年光環,保佑此山世代子孫平安喜樂。
土地公廟眺望遠山,展望極優的視野。
回到周先生的私人集會所,戶外大型米字帳,通風又遮陽,真的是細心打點環境。
在這裡,可以觀賞寶山水庫進水口:上坪堰。
吳先生和周先生不忘告訴我們這是野生蘋果,是山上的熊吃的,像櫻桃一樣的大小,也算是開眼界了。
私人集會所和秘境參觀後,回程走到這支電線桿旁,路旁就是個停靠點?是的,如果不是熟門熟路的范老師帶路,一定錯失,不會駐足停留。
就在上圖范老師手指的方向,路旁的隱密小徑,吳先生指引著且協助我們攀爬向上。
范老師用登山杖沿路拍打兩側路旁,實是久無人跡,雜草叢生,讓二旁有可能有不知名的小動物被嚇離開,好讓我們平安而行,真的是用心良苦。
短短的十公尺之後,豁然開朗見到古厝,這也是范老師的祖父和父親曾住過的老家。
廢棄已久,雜草叢生,想必范老師事前探勘時...,如果是我,我一定是心情澎湃、激動不已。
參加走讀的每一學員,仔細聽導覽外,也看的入神。
最終我們仍要離開,古厝依舊會寂靜的矗立在此。
歲月只會不斷流逝,爬藤不會終止,古厝的命運誰也不敢預測。
回程下切,大家終於用心看了二旁雜亂的植物,竟也有「藍莓」和「豬母乳」的小果子。
回到主線道的馬路,范老師再帶領我們從路旁的小路下切,竟讓大家非常錯愕,原來還有這條隱密的小徑,要前往那裡呢?
穿過層層樹林,沒想到在這麼隱密的地方,竟然藏有一座昭和4年建造的石橋(糯米橋)。真是驚艷呀!
明顯的「昭和萬年橋」......;感慨:今古何處盡,千歲隨風飄。
每一橋墩都有刻字,留待下回您的探索。
離開糯米橋往回程走,不過最後一個叉路時,不走來時路,轉另一方向上升到吳先生一手打造的休閒屋。此刻大家議論紛紛......
原來,下回要再來此地,窯烤地瓜或......烤雞嗎?
臨行前,一定要和本家的大帥哥合照,也謝謝范老師每回有好坑的走讀,不忘邀約,讓我沒有錯失秘境和田寮坑消失的村落『水頭排』。
上行到馬路後,臨行前與吳先生一起合照,感謝他的支持與引導我們山徑之行。
返回大嬸婆祕芨菜享用無菜單料理,結束今日的走讀活動。
十道美食,套一句同行的林老師愛說的:CP值很高。
後記:
1.特別感謝本期新竹縣竹北社區大學112年秋季班公民素養週安排的走讀:《城市中的鄉村風景》。新竹縣市在科技城的建置下,鄉村的農田,因科學園區的用水量大的情況下,而被要求休耕,鄉村風景真的會漸漸消失嗎?如果我們還關心新竹的母親河,大家一起來體會,什麼才是我們要的生活?
2.走讀的帶領者范代榮老師辛苦了。以上走讀領域『水頭排』大約是含蓋從汲水口到竹33縣道的終點(即周先生私人集會所),由於大部份是私人土地,未經同意,請勿擅闖;如有意拜訪或走讀的團體,可以聯繫范老師代為安排。
3.更謝謝以上格文中的部份照片,是由當日技術高超的攝影群提供分享,才能豐富此篇紀錄。有您們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