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里山塘,我們曾問遇見的姚大叔,蘇州還有那裡值得去?他特地提起虎丘,然後好友在蘇州見面的格友也特別推薦此地,真是不謀而合。中國最有名的詩人蘇東坡曾說:「到蘇州不遊虎丘乃憾事也」,因此,我們在蘇州的半日,就讓我們捨棄其他園林和水鄉,刻意來此見識他/她們口中的虎丘山。
沒想到,一路從山門入山,一木、一石、一池、一亭、一寺、一塔......處處都是故事。紀錄此篇格文時,特地上網查看虎丘山官網,再對照已拍的照片,才發現半天根本不夠瀏覽所有的景。眾多遺漏,卻不遺憾,因為歷史古蹟被保存下來,故事終究會流傳下去。
當天我們一樣打的去(搭計程車),也一樣用手機的微信付款,帶在手上的現金人民幣幾乎用的很少。入口前的士無法進去,我們步行前往頭山門,在頭山門之前的水道,房屋依樣滂水而立。
走水路來虎丘的碼頭。
亮麗的金黃色頭山門,門邊對聯寫著「水繞山塘笑舊日鶯花笙歌何處、塔浮海涌看新開圖畫風月無邊」,上面的橫匾寫的是「古吳觀勝」。如果不去看官網,有些簡體字真不容易猜懂。
過頭山門後,才需到左手邊的售票處買票,筆直的路徑搭上高大的樹木,當真令人印象深刻。
下圖是虎丘山的全景圖,我們還在左邊底下黃色的頭山門。
以「比薩斜塔」的雲岩寺塔為主景的門票。門票是半票40元人民幣,是此回我進中國大陸各地都享有的半價優惠,超值哦!
環繞虎丘一圈的碧綠水道,想像行舟緩慢遊盪...可惜我們沒有很多的時間可以搭乘。
第二個山門是「斷梁殿」,仍是以黃色為主。據說建於元代,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全殿不用金屬元件,只用竹木釘固定,所以被稱為千年不倒的斷梁殿。
匾上的梁柱是斷的,可惜太暗看不太清楚。殿外掛私牌匾寫上「大吳勝境」,說實在字並不怎麼好看,言外之意就是不夠有氣勢。兩側掛楹聯:塔影在波,山光接屋;畫船人語,曉市花聲。
通過「斷梁殿」,左手邊有一座「擁翠山莊」,牆的二邊刻有「龍、虎、豹、熊」行草大字,相傳為清咸豐八年(公元1858年)桂林陶茂森所書。
「擁翠山莊」的牆邊上一座石井,牌示上寫「憨憨泉」。望不到底,井口似乎也給遊客摸的光滑。
傳說憨憨是中國梁代著名的高僧,當時他的眼睛不好患有眼疾,虎丘山的方丈可憐他,收他做一個挑水和尚,但當時挑水的路很遠,有一次他挑水途經這裡因為感到累,於是坐在這裡休息,不知不覺中竟睡著。在夢中有一位高僧對他說這裡有一泉眼可通大海,醒後他就用双手觸摸這片土地,摸到了一些青苔,他想有青苔就說明這地下一定有水,於是他用挑水的扁擔在此挖了七七四十九天,終於有一脈泉眼湧了出來,而且還治好了憨憨大師的眼睛,因此這口井取名「憨憨泉」。
這一路走來,都有好多的牌示,每個牌示幾乎就有一個故事,奇怪的是,每個故事也不相關連,卻又都落在虎丘山。下圖的試劍石,相傳是吳王闔閭為了爭霸天下,找來「干將、莫邪」兩夫妻鑄劍,據說鑄好劍後就是在此處將劍獻給吳王,當時吳王就用新劍隨手將此石一分為二。
石桃,是山上果嚴住持所題。
再來一個石枕,傳說和唐代風流才子「唐伯虎」有關。是不是如我上述,每一個物件都有故事,而故事好像都沒有串聯性,別怪我懷疑是不是...。其實還有很多,我沒有一一放在格文,就是好奇,放了一些些給大家參考參考。
下圖開闊的平台,據說是2000多年前吳王闔閭生活的地方,尤其有一片略呈紅色的千人石。據說吳王闔閭死後,夫差將闔閭墓建造於此間,之後怕工匠洩密,於是將千人工匠戮殺於此,鮮血染紅石頭。
千人石的左手邊,出現一拱門寫著「別有洞天」,進去之後就是「虎丘劍池」。
虎丘劍池的右手邊藍色字體是「風壑雲泉」,據說是宋代書法家米芾書寫的。這四字說的是站在這裏可以側耳可聽風聲,舉目可觀賞巖石,抬頭可觀雲彩,低頭可看流泉。可惜當天完全不上板兒,啥都沒聽到看到。
左手邊的紅色字體是「劍池」,傳說是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書寫的。
傳說劍池底下埋葬吳王闔閭,以扁諸、魚腸等劍各三千殉葬,所以取名劍池。兩崖劃開,中涵石泉,深不可測。說劍池是造墓時開鑿成的,劍池兩側石壁,雖因長期風化,顯得蒼老自然,但看似過於工整的石壁構造,難以掩飾是人工斧鑿的痕跡。官網中也提到雖傳言是闔閭墓地,可是劍池的東西兩壁懸崖陡立是天然形成的,而虎丘的後山則是人工用土壘建而成的,目的就是為了掩蓋吳王闔閭的墓。
雙井橋就在劍池上方,橋上這兩口水井是當年僧人提水所開。
官方單位也曾抽乾池中的水,下去探測,種種跡象顯示是墓地,可又找不到入口,就這樣一直傳言下去。
致爽閣原建築已毀,現存建築是1930年宣愣和尚重建的。在這裡遠望可見獅子山,這頭獅子正伏著在地上回首望虎丘,這就是著名的「獅子回首望虎丘」景觀,這都得下回再去時才會留意此景了。眼下透過拱門,隱約可見雲岩寺塔。
雲岩寺塔世界第二斜塔,中國第一斜塔,這是古老蘇州的象徵,稱「虎丘塔」。建於五代後周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建成於宋建隆二年辛酉(公元961年),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塔七層八面,高47.7米,說它是斜塔,它到底傾斜多少呢?根據官網的說法是塔向東北偏北方向傾斜,塔頂偏離中心2.34米。虎丘塔也被稱「中國的比薩斜塔」。這座塔是江南現存時代最早,規模宏大,結構精巧的一座佛塔,斜而不倒更顯得珍貴。
滿塔蒼殤歲月樣貌,從每個角度看,都是傾斜的角度,方向也不一樣,甚至外觀的每一層面也都有些許不同。
在虎丘山,古老的傳說及故事一大串,環繞著不同的步道而行,有些地方就是會有一份滄桑美。
佔地廣大,有非常好的活動空間,難怪蘇州人都喜好這裡。
雲在茶香也說明了虎丘產茶。
禪坐入定。
意境令人暇思的竹林。
這座三門四柱的石牌坊叫小武當,前有石橋,中有青石牌坊,後有湖石假山群。石橋名小武當橋,又名中和橋,坊額上刻有「吳分楚勝」四字。
雲岩寺塔下方莊嚴的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的後殿。
千錐歷煉的瓦當和滴水,思古之情,油然而生。
雖不知日後還有沒有機會再來,匆匆行程加上官網瀏覽,卻也心滿意足。
虎丘官網: https://www.tigerhill.com/CN/
~江南水鄉行待續~
閱讀延伸:
【上海】就是要奢華一下,吃二回極緻饗宴的歐式菜餚在和平飯店華懋閣